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馆协会(新版) > 行业动态
群众文化的"烟台范儿" 文化惠民三项工程全面推进

烟台市文化馆文化惠民三项工程新闻发布会

烟台市文化馆馆长解维力在介绍我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情况

市文化馆舞蹈老师刘艺峰在东殿后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培训(资料图)

优秀的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群众文化中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资料图)
水母网6月5日讯(记者 王鑫 通讯员 闫双威 张军涛 刘伟 摄影 苗伟)5日上午,市文化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我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成果。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一直是烟台市文化馆在工作中追求的目标,市文化馆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胶东红色文化、共筑“中国梦”,盛夏的烟台将成为集中展示我市群众文化工作成果的舞台,一场文化盛宴的大幕正在港城徐徐拉开。
文化为民新举措
市文化馆创新推出“结对子、种文化”流动文化馆
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对群众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基层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居民区附近的街道(社区)文化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就成了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
我市大力倡导的文化为民,就是要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覆盖到大多数的基层群众,这里不仅有个数量的问题,还有个质量的问题。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参与人数多,组织也相对容易,普及已不是问题,文化活动的质量难于突破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市群众文化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作为只楚街道文化站的站长,牟经宾和基层群众文化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基层的文化队伍,不缺人、不缺设备、不缺排练场地,缺的是好老师。”市文化馆正看到了这一问题症结所在,在今年3月份,市文化馆创新工作思路启动了“结对子、种文化”流动文化馆,就是想在“基层群众文化如何‘提质’”的问题上“破题”。
所谓的“结对子”,就是指市文化馆指派一个业务干部对应一个社区,开展“一对一”定点式服务,主要内容为“四帮一助”:即帮助社区排练一个舞蹈节目、一个音乐节目、一个曲艺节目、一场书画摄影展览;协助社区组织一场文艺晚会。所谓的“种文化”,就是指烟台市文化馆对在社区活动中发现的优秀人才、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让他们像种子一样扎根基层、生根发芽,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到“培训一个人,带动一支队伍,影响一个社区”。
市文化馆扎实的工作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4月份,当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深入位于昆嵛区的东殿后社区服务中心的时候,该社区妇女主任徐童说,“可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虽然正值农忙时节,但是当村民听说市文化馆专家来了,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马上放下手头的活,聚集到广场上开展培训。徐童说,近两年昆嵛区农村群众在文体活动上热情高涨,但始终苦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现在市文化馆的专家经常来村,他们觉得有了盼头,排练起来也劲头十足了。目前,在市文化馆舞蹈老师刘艺峰的培训下,东殿后社区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把“下里巴人的”广场舞跳的“阳春白雪”。6月19日,一场走进革命老区昆嵛山保护区的“红色经典-难忘的岁月”专场音乐会即将上演。
牟经宾,只楚街道文化站的站长,他是活跃在只楚一带的“文化名人”,也有着和徐童一样的感受,他说用一个“愁”字就可以概括他这从事基层群众文化25年的工作历程,刚开始的时候愁的是没有文化活动队伍,现在愁的是队伍太多。文化活动队伍的数量上来了,如何提高队伍的水平就成了牟经宾思考的问题。5月份的时候,听说市文化馆的老师要下来辅导,牟经宾从只楚下辖的15个居委会中抽调文化骨干参与培训,很多没有列进参训名单的人“扒在窗口”听老师的辅导课。牟经宾说,只楚活跃着很多支文化队伍,很多都摘取了省、市比赛的奖项,这与市文化馆老师开展的专业培训是分不开的,“目前不能按照老一套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在普及的同时,也得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牟经宾的做法是将各社区居委会中优秀的文化队伍直接纳入到街道层面进行管理,并定期邀请市文化馆的老师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训。
市文化馆要求,不但要求本馆的工作人员“走出去”,还要把社区活动中发现的优秀人才、文艺骨干“请进来”,进行专业化培训,让他们像种子一样扎根基层、生根发芽,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市文化馆大力推广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中,涌现出一大批如省级优秀文化辅导员马丽娜,市级优秀文化辅导员宫雪玲等优秀的文化志愿者,在普及和提高社区文化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带动的作用。
截至目前,“结对子、种文化”流动文化馆为民工程共派出30余人进入社区,其中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声乐、舞蹈、器乐等专业教师。他们先后深入芝罘区13个街道办事处以及昆嵛山管委和高新区等社区及村级单位进行,活动已覆盖2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结对子、种文化”流动文化馆为民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艺术展厅、非遗物品陈列厅及艺术讲堂常年免费开放
“惠民工程是市文化馆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结合自身场馆优势,面向广大市民尤其是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的免费或低价服务的文化项目,主要包括部分场馆的免费开放和对艺术爱好者免费培训等两大类。”烟台市文化馆馆长解维力说。
免费开放是指烟台市文化馆艺术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品陈列厅及艺术讲堂常年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艺术展厅位于市中心广场,面积700平方米,作为我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每年举办各种艺术展览40余场,参观人数达20余万人次。曾先后举办过邓林、刘勃舒等国家级艺术大师作品展,还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承办过‘法国昂热文化周开幕式、昂热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解维力说。
2010年,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面积达150平方米,展出了烟台剪纸、海阳大秧歌、螳螂拳、胶东花饽饽习俗、烟台绒绣、棒槌花边技艺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200余件珍贵实物,常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艺术讲堂是市文化馆为普及文化艺术,全面提升广大市民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艺术素养而开设的艺术理论公益讲座。近年来,市文化馆先后邀请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教授雷克庸、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左文龙、中国著名指挥家徐瑞祺、总政歌舞剧团著名指挥家李玉宁等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艺术家做客文化馆进行公益讲座,讲座场场爆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市文化馆推出了“漫步艺术殿堂”、“心连心-关爱特殊群体”、“情暖重阳-关爱老人”等一系列免费艺术培训活动,活动均惠及全年,分四期举办,每期课程3个月,培训内容涉及音乐、舞蹈及美术等30多个专业,开设各类培训班40余个。截止目前培训学员30000余人次,培训2800余课时,真正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文化馆文化暖心的力量。
烟台奏响文化乐民工程
文艺演出季多场音乐会免费领门票
六七月份的烟台才刚刚入夏,按照往年的传统,这两个月也是市文化馆集中展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高峰期。今年,市文化馆将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为主题,在文化中心广场连续举办多场音乐会及赛事,让烟台的这个夏天提前“热”起来。
与往年相比,市文化馆今年在文化中心广场上安排的文艺演出的频次较多、规模更大、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也更多,相较于剧院,在广场上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不受场地制约,不受观众人数的限制,不设置任何观看演出门槛,群众的参与性更高。生活处处是艺术,驻足皆精彩,广场大舞台可以让港城市民体验到更为亲民的高雅艺术。
6月26日举办市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庆七一”合唱大赛;6月27日至29日举办3场社会各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博斯纳之声”唱响中国梦”合唱艺术节。烟台市文化馆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合唱艺术节,已成为烟台市文化馆文化惠民活动的品牌节目;6月30日举办“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合唱音乐会;7月1日社会各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博斯纳之声”“唱响中国梦”合唱艺术节颁奖晚会;7月18日至31日举办烟台市歌手大赛和烟台市少儿器乐大赛。
烟台市文化馆馆长解维力说,“以上各参赛队伍均来自全市各个社区、街道等群众性文艺团体,目前仍在报名之中,预计今年将有40多支合唱团体、3500余人参加比赛。”
由烟台文华爱乐乐团和烟台华韵民族乐团组成的“烟台市志愿者乐团”在大剧院的演出,仍将延续以往免费送票传统,2015年烟台市文化馆“志愿者乐团”演出季以弘扬胶东红色文化、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两大乐团将于6月份举行一系列巡演活动。烟台华韵民族乐团将于6月6日走进烟台富士康慰问演出、6月17、6月18日在烟台大剧院举行“博斯纳之声”“红色经典-难忘的岁月”专场音乐会,6月19日走进革命老区昆嵛山进行慰问演出;烟台文华爱乐乐团于 6月24日至26日在烟台大剧院举行“博斯纳之声”“红色经典-黄河”专场音乐会。
在烟台文华爱乐乐团演奏的曲目中,钢琴协奏曲《黄河》被解维力特别提到,他表示,《黄河》既是中国交响乐中钢琴协奏曲的代表曲目,也是在今年的演出中非常有分量的一个交响乐演奏,该曲目的演奏难度极大,为此,市文化馆还特别邀请到了留美青年钢琴家、钢琴博士沈佳音女士进行演奏。沈佳音女士曾于2012年在烟台大剧院举办过钢琴独奏音乐会,她对音乐的理解和无与伦比的演奏技巧让港城市民印象深刻。
烟台市文化馆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剧场的阵地服务性功能,创新打造小剧场“圆梦舞台”,免费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常年向市民免费开放,演出门类包含合唱、舞蹈、音乐、曲艺等,每年演出共计50—60场。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艺术院校师生、以及少年儿童提供了学习交流、登台表演的机会;为基层社区文艺团队提供了展示宣传优秀文化成果、举行开展文艺汇演的舞台。
解维力表示,市文化馆自6月份开始,广场演出、“志愿者乐团”演出季及公共文化服务“六走进”等活动将全面展开,6月6日,烟台华韵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将走进富士康,以“红色经典-难忘的岁月”专场音乐会的方式近距离接触、零距离服务,使文化惠民政策让员工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进一步丰富活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城市管理的参与者,更是城市资源的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