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之“群星奖后,看群众文艺创作走向”专家简介
于平,教授、博士、博导。曾任北京舞蹈学院主持院务工作副院长,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文化科技司司长。现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
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1993)、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96)、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
主要研究舞蹈历史及理论、艺术创作与发展、文化批评与管理等,主要专著有《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舞台演艺综论》《艺术学的文化视野》等。论文数百篇,主要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和艺术百家、艺术评论、舞蹈、民族艺术研究等杂志。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之“群星奖后,看群众文艺创作走向”专家——吴文科
吴文科,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起专事曲艺研究。历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本)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身)第一副主任等;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曲艺”学科主编,《曲艺学》集刊主编等。在1987-2011年的25年间,长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本)的编纂组织和学术审定工作,历任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并因贡献卓著两度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表彰,先后分获“编审成果奖”和“特殊贡献个人奖”。著有《“说唱”义证》《中国曲艺史》《中国曲艺艺术论》《中国曲艺通论》和《曲艺综论》等专著多部;数次应邀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境外讲学;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学术性文章五百余篇。部分著述获得“中国图书奖”和“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等。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之“群星奖后,看群众文艺创作走向”专家——孙德民
孙德民,著名剧作家,河北省文化厅原巡视员。曾先后创作五十多部大戏和十多部影视剧,其中八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部作品获文化部“文化优秀剧目奖”,六次获“文华编剧奖”,三部作品获“曹禺戏剧文学奖”,话剧《雾蒙山》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07年获国家人事部、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2014年获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颁发的“金狮奖终身荣誉奖”。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之“群星奖后,看群众文艺创作走向”专家——李治邦
李治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逃出孤独》《城市猎人》《红色浪漫》《津门十八街》《预审》;散文随笔集三部《我所喜欢的美丽女人》《我在上空飞翔》《守住浪漫》;中篇小说百余部,短篇小说百余部。2002年获得天津青年作家大奖的提名奖,
2014年广播剧《重整河山待后生》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幕话剧《下一站幸福》;三集广播剧《咱们工人》获得全国广播剧“政府奖”银奖。中篇小说代表作品有《巴黎老佛爷店》《忠实的记录》《天堂鸟》《成熟》《演绎情感》《新闻眼》《我找你找了好久》《暗示》《那一泡柔肠寸断》《寂寞的自由》《别人的城市》《预审》《真相》等。
标签: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专家简介 责任编辑:任韧
相关阅读:
- 展行业风采 促跨界融合——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银川举办2016-09-08
- 2016中国文化馆年会举行 东莞多篇论文获奖2016-09-06
-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闭幕式宁夏大剧院举行2016-09-05
-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之“城市文化馆服务创新与实践探索”专家简介2016-09-05
- 厦门市文化馆和六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