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沿河:文化馆免费开放常态化

2016-12-28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12月27日电 沿河自治县把文化馆免费开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推进免费开放机制长效化、免费服务内容多样化、免费服务方式灵活化,着力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积极营造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

免费开放机制长效化。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制定了《沿河自治县文化馆工作效能考核管理办法》,把免费开放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多渠道筹集免费开放资金,强化免费开放资金保障,促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规范化。同时制定出台《免费开放安全保障制度》《免费开放内容》《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免费开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免费开放公示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将免费开放内容、免费开放时间、免费开放项目等制成公示牌,悬挂在显目的位置,推进免费开放标准化。

免费服务内容多样化。结合文化艺术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注重策划,常变常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开展少儿舞蹈培训班10期培训190余人次;成人舞蹈培训班3期培训60人次;声乐培训班6期培训92人次;器乐培训(钢琴、古筝、架子鼓、吉他等)6期培训68人次,切实提高免费服务质量。结合打造“山歌沿河”文化品牌,广泛组织开展广场舞、老年健身舞和土家摆手舞等文艺活动,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强化高端展示,组织县内人才收集整理原生态作品,聘请专业团队做好作品的包装、策划、打磨,组队参加CCTV1星光大道、全国山歌王争霸赛、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手大赛等高端平台,全力提升“山歌沿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突出乡镇片区文艺汇演特色,定期组织乡镇文艺骨干人才开展策划、编导、排练等方面的培训,使乡镇片区文艺汇演开展得有声有色。

免费服务手段灵活化。将文艺人才培养纳入全县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公开招聘舞蹈、音乐、器乐等文艺人才,组建文艺演出中心,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推行走出去上门服务的方式,组织文艺骨干人才深入到农村、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文化服务,扎实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切实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免费开放水平,加强与贵州省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铜仁学院、沿河职校的合作力度,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赴沿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满足基层文化需求。加强与县内中小学校共建活动,采取馆办人员深入学校或组织学生到文化馆进行辅导和培训,推动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建立免费开放自愿者服务队伍,针对不同需求,组织不同类型的专业性、特长型、服务型文化自愿者队伍,推进免费开放自愿者服务工作,切实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全力推进文化数字信息化服务,投入资金20万元,购买歌德电子阅读机、少儿学习机、数字报刊机,分别安放在县委大厅、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图书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广大读者提供图、文、视、听等全方位数字信息化服务。(通讯员 田维令)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