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馆协会(新版) > 行业动态

雅俗共赏 百花齐放——九江市文化馆实现新跨越纪实

2015-12-22来源:搜狐网

九江新闻网讯(高 平) 近年来,九江市作为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城市,打造了“八个一”亲民品牌工程,在全省影响广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文化馆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建设开放式共享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抓手,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以“雅俗共赏,文化惠民”为突破,着力整合资源、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无论是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文艺创作还是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文化馆品牌项目创建方面、在文化产品服务社会方面,我们做了积极思考和有益尝试。

一个充满艺术气质的“标新立异”的地标建筑

五年前,九江市政府启动“九江市文化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工程于2011年5月29日动工兴建,2014年12月31日正式交付使用。

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内,位于美丽的八里湖畔,为高起点、多功能、综合性文化设施,建筑风格兼具中西特色。整个设计以“山水一脉”为设计理念,一个连绵起伏的建筑屋顶将大剧院、多功能厅、文化馆及公共文化设施部分三栋建筑有机的统一起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九江独有的生态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艺术中心占地面积83亩,总建筑面积34700平方米,总投资3.68亿元,是集演出、培训、排练、会议、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成果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文化艺术中心主楼即大剧院采用了国内一流的声学设计,配备了如高清背投、多功能机械舞台、舞台专用音响、电脑灯光、升降乐池等高新设备,可容纳1200名观众,能够满足各种大型舞台演出的功能需求,填补了历年来九江市无法承接和欣赏高水平演出的空白。群众文化活动用房面积为19123.31㎡,达到使用面积88%。全馆有文化活动厅室18个,每个厅室都超过30㎡。设有LED宣传屏,宣传橱窗、各类宣传栏有22块。室外活动场地总2万㎡,其中前广场约1万㎡,亲水平台2000㎡。

一个充满前瞻意识的“唯我独创”的改革实践

不久前,市文化馆成功接受了全国文化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全国文化馆第四次评估组成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兴认为,九江市文化馆的服务和管理模式极具特色,其中是队伍的特殊性。

上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后,市话剧团和市歌舞团与市文化馆合并,没有完全推向市场,没有彻底解散,没有被边缘化。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九江的文化事业保留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和文艺骨干,是立足长远,极富前瞻性的。

一个充满使命担当的“承接地气”的文化品牌

九江市文化馆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卓有成效,李国兴认为,其中有几项工作可圈可点:一是文化馆职能的转变。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全民艺术普及将成为今后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核心职能。九江市文化馆紧跟趋势,准确定位,迅速转变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的“百姓剧场 文化惠民”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把群众免费请进大剧院,与高雅的艺术“零距离”接触,这在全国剧院中尚属首次,是九江市公共文化事业的一个亮点工程,极大地推动了九江公共文化产品品牌和服务社会化发展,效果显著,要坚持下去。二是品牌项目的建设。公众文化参与率,是衡量文化馆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人群覆盖率,打造持续时间长、质量高和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品牌,是今后文化馆的主要工作。九江市文化馆的“魅力九江”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多年,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拥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要加大资金投入,办长办好办响,作为九江市的特色文化“名片”,成为全国文化品牌建设的典型。

一个充满文化情结的“凝神聚力”的工作队伍

市文化馆在编职工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98人,占业务人员总数95%,本科及以上学历59人,占业务人员总数的45%。

近两年,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和“绿色通道”政策共引进7名专业技术人才,为我馆专业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提升了我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了我市文化创造活力。

全馆设置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美术、摄影、文学、理论研究、网络管理、非遗等10个门类,每个门类都配备专门人员。2011年—2014年,多项工作和艺术生产成果受到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当地行政部门的奖励。业务人员获市级以上奖项共51项。

2014年由省委书记强卫倡导、省文化厅主办,各设区市承办的“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在我市全面开展。2014年我市共组织演出930多场,观众达200多万人,演出人员近10万人,演出场所次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在全省的评比中,九江市文化馆被评为先进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九江市文化馆现有馆办业余文艺团体23个,数量多、质量高、群众普遍认可。群星红韵舞蹈团多次在省大型比赛中摘金夺银,其自制广场舞网络教学视频点击率已突破百万,是众多广场舞爱好者的必学课程,该团现已成为江南地区广场舞文艺团体的领头羊和生力军。群星合唱团建团13年,曾获全国比赛银奖并多次摘得省合唱比赛一等奖,为九江群众合唱艺术事业在全省争得一席之地。群星蓝天墨痕驿站成立于2010年,始终坚持以书画创作、弘扬九江文化为己任,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书画名家20多人,逐步发展壮大为九江市书画界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基地。

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

今后,九江市文化馆继续肩负起更大的使命责任和担当,让“九江文化艺术中心”成为九江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的领头羊,成为九江文化建设的精神高地;利用“九江文化志愿者协会”的平台,扩大免费开放的覆盖面和辐射力量;还要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的要求,要建设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馆。还要建设好一座“九江市非遗展示馆”,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11个国家级非遗和47个省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还要在建设九江文化艺术中心的同时,实现新老互补,有机衔接,确保今后浔阳老城区整体改造偿还的新馆面积科学合理利用。当然,九江市文化馆还将一如既往地“走进军营”“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文化的硕果直接受惠于民,让文化的力量真正直抵人心。

标签: 责任编辑:王娅玲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