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馆协会(新版) > 行业动态
张家港市文化馆:把文化“种”进百姓间
县级文化馆是一个具体而微小的文化生产园地,我们无法想象,这个小小园地能爆发出怎样的能量。
仅2015年上半年,就开展了“群文大讲堂”、“家长讲坛”、“绽放在港城”艺术培训进校园等公益培训项目,利用工作日、业余时间及节假日在各镇(区)开展了文艺创作、节目加工和编排辅导工作,上半年共投入辅导力量1500多人次,培训各镇(区)文化队伍达100多支,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共计50个,辅导创排各类文化活动30余场——这是我市文化馆在馆长马向阳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交上的成绩单。其中“群文大讲堂”系列活动,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壮大了群众文艺团队,为群文大舞台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今年10月29日,作为今年我市长江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张家港第二届万人广场舞展演活动在市体育馆顺利举行,港城的广场舞大叔大妈们,得以在大舞台上秀一秀高超的“舞艺”。“能在艺术节上表演,还能上电视,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我紧张得嘞!”乐余镇王阿姨说,今年她们的节目是文化馆特地为她们编排的风筝舞,极具乐余特色。还有《香山武术》、《龙珠秧歌》、《斫竹山歌》……一支支或优美动人,或欢快跳跃, 或气势磅礴的广场舞节目无一不是文化馆副馆长周静,以及贾健、陈楠楠等舞蹈老师结合各镇(区)特色创排的汗水结晶。
“‘群文大讲堂’是2013年我馆着力打造的,面向全市各镇(区)网格文员、基层文化工作者和群众中的文艺爱好者开展艺术培训的公益品牌。”市文化馆馆长马向阳介绍说,“群文大讲堂”主要开设了小品创作与表演、舞蹈、书法、摄影、主持人等培训项目,其实这类培训工作作为文化馆的职能之一,此前一直在开展。
群文培训工作有了新身份,如何让它“走”到百姓中去?随着今年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实施和分馆长助理派遣制度的落实,由文化馆10名专业老师担任的分馆长助理奔赴八镇两区10个分馆,为基层的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要求助理每年去分馆不得少于60天,当然,这个时间他们可以结合分馆活动的具体情况自行调配。”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李立群介绍说,在总分馆体系的推行下,文化馆工作人员热情勃发,将辅导、培训课堂搬到了基层,搬到了百姓家门口。
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文化馆从全市乃至全省遴选专业老师执教培训课程:摄影培训请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大艺术学院的王岩老师;声乐培训请来了国家一级演员刘跃华副教授和苏大旅美访问学者唐明务老师;舞蹈培训,文化馆东方艺术团的专业舞蹈老师更是历时4个多月,利用休息日和晚上业余时间,把培训课送到了每个区镇……
今年8月份,市文化馆引进的实体数字文化服务体验馆正式投入使用。这种以线下实体服务与线上云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机构服务与群众自助服务无缝对接为特点的项目,拓展了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新空间。“现在只要基层组织文化培训活动的教室有个投影仪,群众就能听课了,真正做到了把文化送进百姓家门口。”李立群书记介绍说,声乐、摄影、主持培训已经成功通过直播完成了课程培训,今后更多课程将实现网络直播。另外,在市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群众都可以提前获取文化馆的各种活动信息。
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培训方式更加不断便捷,为我市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扎下根基,让文化的种子在百姓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