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馆协会(新版) > 行业动态

张家港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样板

2015-03-27来源:中国文化报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张家港人在构建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方面所探索的路径、所开创的做法、所积累的经验,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我国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树立了样板,再一次彰显了张家港人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持续创新精神风貌。

张家港的实践,破解了县域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其把体系的末端建立在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文化网格上,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服务联动的丰富性;通过总馆制度化地向分馆派遣助理,实现了总分馆在组织体系上以“人”为核心的紧密联结;在总分馆体系层面建立理事会制度,创新了运行和管理机制;数字化平台城乡一体化建设、一站式服务,提升了服务效能。张家港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李国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2012年,张家港市延伸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层级,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独特的张家港经验。2014年,他们以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为依托,又率先建立了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并形成了鲜明的张家港特色。

一是在服务载体上包括了文化网格。张家港市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以张家港市文化馆为总馆,以各区镇、镇办事处文化站为分馆,以文化网格为服务点,三级互联,一体运行。二是在人才配备上实行馆长助理派遣。将10名市文化馆(总馆)专职文艺人才任命为各镇(区)分馆馆长助理,实现了总分馆之间业务工作的有效衔接。三是在管理机制上采用理事会制度。理事会由相关单位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以及基层网格文化员组成,负责审议发展规划,参与总分馆体系管理。四是在考核评估上实现考核评估主体社会化。张家港市对全市总分馆建设、管理、质量、效益等开展科学合理的考评,实现考核评估主体社会化,由文化馆总分馆理事会进行专业考评,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等公众测评,并接受社会监督。

——戴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

前些年,张家港市采取基层文化服务网格化办法,成功打通社区文化站公共服务向社区楼宇、居民延伸的关键环节,这一经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如今,张家港市又在基层文化服务网格化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市文化馆为总馆、街(镇)文化中心为分馆、文化网格为流动服务点,覆盖全市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这一服务体系由于有之前基层文化服务网格,因而服务链条特别长、服务效果“接地气”,文化网格由此更加得到整个体系的强大支撑,资源更丰富、产品更多样、服务更规范。与此同时,张家港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由于有文化网格作为服务末端,因而服务触角更加深入基层群众之中,基础更扎实、需求更明确、服务更精准。这样的服务体系,恰如一株主干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树,每片细枝末叶都显露出强大生命力,这或许正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所要达成的样态。

——巫志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