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数字文化 把握文化馆发展契机
聚焦公共数字文化 把握文化馆发展契机
——文化部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培训班侧记
为全面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大发展,特别是着力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文化部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承办的“文化部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培训班”于4月12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省级、副省级文化馆的39名文化干部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着眼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大空间,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格局之下,既有国家层面宏观发展的解读阐释,又有针对具体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的专业授课,这对开阔基层文化干部发展视野、深化公共数字文化认识,从而更加实际有效地开展具体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建军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为题,详细地解读了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云网端一体化公共数字文化体系”等重大公共文化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内容,以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相结合,为学员们展现了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处处长赵保颖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交流”为题,从“数字文化馆-现代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文化馆启动数字资源建设的契机”“中国文化馆协会”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工作和今后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安排向学员们做了充实而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明晰了前进方向、摸准了发展动向,更看到了文化馆人大有作为的发展契机。而在影像制作专业方面,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国家一级摄影(像)师徐晓毅、高级记者朱海平,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技术总监、教授金勇,世纪出版集团法律顾问、高级工程师廖恬分别为大家上了“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影像拍摄”“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影视制作与案例教学”“群文活动影视视听语言的编辑与合成”“影像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的法律问题”等课程,以实际案例和现场操作相结合,为学员们展示了专业制作过程需要掌握的审美判断、基本规范、方法技巧等,并且把他们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大家,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培训尾声,在上海嘉定广播电视台开展了现场教学,增加了对专业影像制作的各个环节认识,很受启发。
此次培训班不仅让学员们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也为各省馆之间的学习交流创建了平台,特别是利用现代化、数字化、云服务等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交叉互补,着眼全国统筹促进,立足地方彰显特色。但我们也深刻明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需要国家在政策、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扶持和支撑,更需要全国各地文化馆的贯彻落实和有效配合。特别是全国省级、副省级文化馆作为其全省文化馆事业的龙头单位,更应在全省范围内树立标杆和示范,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而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而我们作为文化部第一批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培训学员,有责任、有义务、有自信、有能力抓住时代赐予的难得机遇,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亲吻人民,用创意呈现精彩画面,用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用心讲述好最美中国故事。
(江苏省文化馆 刘涛)
标签:文化馆;群众文化;数字文化 责任编辑:王娅玲
相关阅读:
- 2017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主题论坛2017-11-30
- 重庆市召开全市文化馆长工作会2017-11-15
- 凝心聚力,再攀高峰——江苏省文化馆职工文化艺术及工作成果展盛大开幕2017-11-01
- 全国首个"文化馆自动化管理平台"在江津建成2017-06-28
- 全国文化馆广场舞创作与普及技能提升培训班在苏州举办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