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诗城闭幕
12月1日,以“繁荣群众文艺 畅想文化中国梦”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闭幕。
闭幕式上,组委会就本届年会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包括论坛、展览、展演、征文、交流在内的各项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反响强烈;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编辑彭敏分别做了闭幕式演讲;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各基层站点,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国家数字文化网对闭幕式同步进行了直播;共计播放4168753次,观看人数达 4227556人。
主题演讲
朝阳区文化馆从脚下走向天下
徐伟
朝阳区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在文化馆工作40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是2014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他任职的朝阳区文化馆曾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单位、中宣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
诗词之美,点亮人生
彭敏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编辑。湖南衡阳人,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硕士。曾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年度新人奖、中央电视台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年度总冠军、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媒体竞赛团年度总冠军、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亚军。
总结发言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
本届年会在3天时间里,集中反映了当前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吸引了全国文化馆从业者、专家学者、特邀嘉宾,社会企业4500余人,有力促进了文化馆行业的联动,交流,发展。
年会亮点纷呈,我们总结为:
说得好
年会论坛场场爆满,其中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论坛让各地馆长对中央改革任务和政策有了深入认识,坚定改革决心。
跳得欢
广场舞论坛把研讨与展演、辅导相结合,增强了现场效果。同时,来自全国各地文化馆舞蹈工作者都深入基层演出,为马鞍山群众带来了欢乐。
送的多
年会突出文化惠民,将群星奖展演纳入年会整体安排,密集组织了7场演出深入乡村、学校、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
此外,数字文化技术称为亮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正式启动,文化艺术博览会汇聚全国数字化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展现了文化馆未来发展趋势。
交接仪式
成都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黄大超发言表示: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此背景下,国家文化部将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指定在成都举办,对我们而言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成都作为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一直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形成了公共文化超市,文化驿站,文化连锁店等公共文化特色项目,武侯祠大庙会、杜甫草堂诗圣文化节、金沙太阳节等文化品牌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2018年,成都将站在世界文化名城、国家文创中心角度,全面展示成都公共文化建设,文创产业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为大家奉上一份异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精彩瞬间回顾
开幕式
工作论坛
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交流活动
2017年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
主题论坛
看点1 国家公共文化云服务与大数据应用
看点2 全民艺术普及与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中特殊群体工作探索与实践
看点3 乡村文化艺术普及体系(乡村春晚联盟)设计与创新
看点4 文化艺术扶贫:思路、方法与途径——中国农民漆画座谈会暨创作分享会
看点5 创新实践 提升效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看点6 创新 责任——全国文化馆培训工作论坛
看点7 繁荣群众文艺,广场舞普及推广在行动
看点8 创新服务,提升效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看点9 互联网时代文化馆业务形态变革——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的实践与前瞻
展览
演出活动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安徽行
吴琼——黄梅戏《太白醉》
年会语录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
中国文化馆年会办到今天可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行业盛会了,今年的年会官方公布的数字是4500人左右参展,这是历届图书馆、文化馆年会参展人数之最,说明大家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并且文化馆年会的学术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学术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家讨论的话题也是行业的前沿问题、重点问题,比如本次年会举办的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主题论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论坛等。
此外,本次文化馆年会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展演、表演、非遗等内容设置对一般公众的吸引力也在增强。中国文化馆年会在稳步前进,这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馆行业也在稳步前进,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巫志南:
数字化是本届中国文化馆的最大亮点。其中,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的推出,会大大加强中央和地方公共文化云的良好互动,提高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资源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对未来中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服务趋势意义重大。
同时,本届年会论坛亮点众多,很多典型经验值得推广。例如,文化馆总分馆制论坛上推出了张家港,嘉兴等较为成熟的总分馆制经验,很多内容可以拷贝推广,有效降低了全国推进该项目的难度。此外,乡村文化艺术普及体系(乡村春晚联盟)设计与创新论坛,也从如何持续性提升基层老百姓文化兴趣方面研讨出了保持地域文化传统,与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等经验。
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
经过几届的磨合打造,中国文化馆年会的举办模式已经逐步成型。尤其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论坛引人注目。本届年会论坛安排的12场论坛,都是在全国发起,由省级文化馆报送具体方案,经过专家层层筛选出来的。
例如,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等内容都紧扣文化部今年大力推进的相关政策和举措。未来,我们希望利用专业委员会的力量,发动更多社会专业机构对论坛进行包装策划,创新论坛形式,加大论坛研讨和互动性,提高论坛效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
中国文化馆年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文化馆行业盛会,集中反映了当前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未来文化馆工作指明了道路,把脉了方向。
在本届文化艺术博览会上,公共文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产品内容贴近实际,充分展示了全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与服务趋势。论坛主题聚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扣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内容包含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文化志愿者服务、全民艺术普及、大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促进了全国文化馆行业的联动、共享、交流、发展。
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敖超:
我是一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兵,本次年会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本届中国文化馆年会集中反映了当前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对我而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年会论坛内容让我耳目一新。
其中,通过全国文化馆培训工作论坛会,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思路重新做了调整梳理。同时,西藏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服务与大数据应用论坛上众多兄弟馆的经验,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有了如此多的收获,我更有信心做好未来文化馆工作,更好服务群众。
标签:中国文化馆年会;公共文化服务;群星奖 责任编辑:任韧
- 上一篇:
- 下一篇: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卫星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相关阅读:
- 繁荣群众文艺畅想文化中国梦——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2017-11-30
-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2017-11-30
-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将于29日在安徽马鞍山开幕2017-11-16
- 关于举办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卫星会议的通知2017-11-08
-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新闻座谈会在京举行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