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馆年会

中国文化馆年会 —— 专家妙语 慧眼识金

2018-10-15来源:中国文化馆协会

文化馆(站)服务效能建设

 

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是系统性问题,它关乎方方面面,需要综合治理,主要是基本保障、服务规范、主要功能的完善、落实监管等问题。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新时代的文化馆站,不仅是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文化桥梁,不仅仅是广场舞的组织者、引领者,更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初心永远!

 

2018年全国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2018年文化志愿服务呈现出“做实、做精、做亮”的特点。“做实”是文化志愿者更多针对山区农民、城市农民工、社区老人等需求,策划灵活多样、深受欢迎的服务。“做精”是文化志愿者通过弘扬主流文化、发掘民俗文化,创造适应群众需求,体现美好生活的服务项目。“做亮”是不断丰富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形式,赢得城乡群众赞誉,获得党政部门重视,成为新时代文化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部副部长范梦文: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文化馆(站)服务效能建设工作论坛为全国文馆(站)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不断创新,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机制建设、平台建设、理论建设等各个方面, 并及时把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 转化为进一步指导工作实践的长效机制。同时希望在今后的文化志愿服务活中,更进一步推动注册志愿者队伍建设、特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志愿者激励回馈方面形成更加开放、更加成熟的中国文化馆(站)特色志愿服务制度体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良警宇: 本次推介的项目总体体现了文化引领、整合资源、规范管理、贴近需求、精准服务、注重成效的特点。特别是探索了通过广泛动员和整合内外资源,使文化志愿者成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力量,破解了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难题,对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探索了经验,同时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了社会新风尚。

 

“欢跃四季”百姓广场舞普及推广优秀案例交流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蒙小燕:广场舞要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突出地域特色的艺术传承;要加强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加强舞蹈美、心灵美、身体美的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舞出美好人生。

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孟艳:广场舞良好的健身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流行得益于群众的娱乐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无论是西北的豪迈、南方的妩媚、江浙的精致,都能通过广场舞简单且娱乐的形式被人们所熟知。

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委员会副主任阮兰玉:要使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群文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了解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创编制作分层次、分等级广场舞教学视频,利用新媒体及各种培训活动进行普及推广,同时搭建多种广场舞展示、交流、研究的平台。

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士军:群众性、地域性、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是广场舞的重要特征。传承地域文化,把握时代脉博,提升艺术素养,营造特色广场,让广场舞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像方言一样充滿个性而屹立于世。

 

互联网+文化馆——大数据与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主任刘艳:大数据融合要和应用结合在一起,任何一个数据,都要找到一个应用的场景。福田找到的场景便是促进场馆智能化的建设,这个场景抓得十分好。

要正确处理采集和服务间的关系,宁波市文化馆“一人一艺”十分生动。宁波在采集系统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创新配需和服务,将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教授杨永恒: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各地在服务、监管、绩效等方面做了很多应用,包括文化与旅游等的融合。

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例如在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隐私问题,要引起关注;技术问题和价值体系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还要调整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企业有数据优势,政府要考虑如何提升监管手段,调动市场力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广建:大数据和文旅融合在补充公共文化服务这个角度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契机。

在大数据应用中,还要将产学研相结合。

文化服务和文旅融合的下一步创新点在于:利用大数据,进行预测和决策,解决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以及现在需要做什么的问题,满足将来的需求。

大数据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一般规律,把已有的经验再完善,这可能就是新的创新。

 

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探索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社会化的目的是丰富供给,提高品质,提升效能。政府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既要给他方向,又要加以监管,并建立一个退出机制。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阮可:在总分馆的建设中,要注重方法上的创新,因地制宜,以破解问题为导向;同时又要抓紧痛点,从最便捷、最需求的文化产品着眼和入手,来整体倒逼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升。

中国文化报编委李晓林: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怎么跟社会合作,边界在哪里,门槛在哪里,都需要继续探讨和思考。此外,数字化、社会化都是手段,总分馆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点在乡村,而目前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文化站这一层级的效能还比较低下,着力补齐短板,是总分馆制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除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还应思考如何打通“断头路”,打破行政区域的边界,让处于偏远地区、行政交叉区域的人民能就近享受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去中心化、去行政化。

 

乡村振兴和文化小康

 

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且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创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张玉玲:乡村要发展,首先,在中国广大的乡村更需要这样有针对性,精准的服务,这是我第一个感受,就是精准。第二,文化产业和事业边界逐渐模糊,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可能以前单纯的“二分法”已经不适用新形势的发展。第三,一定要尊重乡村具体的实践,要因地制宜。必须牢记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我们的村民,老百姓自己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土得掉渣”但“乐得开花”。

中国旅游研究院首席战略研究员宋子千:乡村旅游不一定非要搞高大上的植入,普通寻常的文化开发出来,当然文化有时候也很难分哪一个是高大上哪一个是普通的,但是农村文化、乡村文化值得我们挖掘。

我们不是缺少文化,而是缺少发现文化的眼睛,我们要把现代文化和习俗相结合,可能就有很多发展的空间。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龙泉驿区发布文化小康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一种全国担当意识,有奉献探索的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及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都把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作为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第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保障老百姓的根本权益,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第二,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政府重视是重要的手段。付祥林第三,除了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还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引入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