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三亚市群艺馆打造“文化会客厅”

2017-05-23来源:三亚日报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开启发展新篇章

打造“文化会客厅” 争当三亚文化发展排头兵

三亚市群艺馆新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

国家一级指挥关序现场教学。

二胡学习培训。

三亚市群艺馆新馆开馆。

从河西路市文体局二楼狭小的办公场所,到迎宾路8600平方米的六层文化大楼,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结束了三亚市自上世纪50年代初设立县级文化馆以来没有独立馆舍的历史,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新馆开馆两个月来,市群艺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项群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开放19门公益课程,免费培训近千名学员;举办多场文艺演出、展览,惠及民生,使之成为三亚文化展演和宣传的窗口,让市民、游客在这里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此外,三亚“非遗”保护、《三亚文艺》编辑等工作也继续推进,全力以赴做好新时期群艺工作,一步步朝着城市“文化会客厅”的目标迈进,争当三亚文化发展的排头兵。

新馆新开始——

结束无独立馆舍历史

回顾历史,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已走过了风雨60余载。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的前身是1951年在崖城(今崖州区)成立的崖县文化馆(站),1954年崖县人民政府从崖城迁址三亚,文化站也随之迁至三亚。1955年文化站改名为文化馆。1958年陵水、保亭、崖县三县合并成崖县(大县)后,文化馆机构也随之合并,称崖县文化馆。当时的文化馆办公及阅览室仅有100平方米,固定资产有书刊几千册、书柜八个,幻灯放映机十几部。

1960年原先合并的三县分开。1969年至1972年由于“文革”原因,取消文化馆,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并由文体局接管原文化馆。1973年恢复文化馆,文化馆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农村文化室,组建宣传队,组织文艺汇演等。1976年文化馆和图书馆分开,图书馆独立,文化馆馆址搬迁到三亚桥头新址。

1984年初三亚设市,文化馆随之改为三亚市文化馆。1988年三亚升格为地级市,三亚文化馆同时改称为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艺术馆的级别也由原股级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1993年文体局建一幢八层高文化大楼,安排给艺术馆670平方米,艺术馆下设音乐舞蹈部、摄影美术部、文字戏剧部、办公室、档案室,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了钢琴、电子琴、复印机等。2002年,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艺术馆内设办公室、音乐舞蹈部、文学戏剧部、美术摄影部、少儿部。

2017年3月19日,建设3年多的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正式开馆,又为三亚增加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市民群众和游客增加了又一个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好去处。新馆的开馆,标志着三亚市自50年代初设立县级文化馆以来没有独立馆舍的历史结束了。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新馆面积8600平米,地下车库面积2600平米,地上建筑六层面积6000平米。一楼为演艺厅、接待大厅、儿童活动室、老年活动室;二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三楼为美术展厅、舞蹈排练厅;四楼为各类培训教室,含钢琴、古筝、合唱、朗诵、美术、电子阅览室等;五楼为各类工作室,含美术、书法、摄影、成人形体、录音棚等;六楼为办公区域,含馆长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室、馆办公室、培训中心、群文活动部、文艺研究部、“非遗”中心等。

“从50年代初设立的县级文化馆到88年升级为地级市群艺馆,从长期以来不足200平方米的馆舍到现在拥有8600平方米的六层文化大楼,从过去的设施简陋、功能薄弱到今天的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功能强大,从以往能够开展一般性的文化工作到今天可以开展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艺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实现了化蛹成蝶的美丽蜕变。”市群艺馆负责人王昌华说,这反映了三亚市委、市政府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大气魄、大手笔,也反映了市文体局在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工作政策、措施上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

新馆新舞台——

19门公益课程全部免费开放

新馆新舞台,新馆新作为。

市群艺馆新馆开馆当天,就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在这里,可以聆听充满海域风情的戏曲,欣赏黎族传统织锦,观看苗族盘皇舞,学习彩雕制作,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氛围之中。

“市群艺馆新馆建设起来,给市民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小孩子可以体验彩塑制作,也可以了解黎族、苗族的民族文化,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市民黎家选希望市群艺馆能向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公共免费的文化场所,同时,让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代接轨,更加喜闻乐见。

开馆之后的重头戏——三亚市群艺馆公益课程于4月22日正式开班,书法、美术、陶艺、舞蹈、形体、瑜伽、拉丁舞、古筝、朗诵、彩雕制作、织锦制作、笛子、二胡、钢琴即兴伴奏、合唱团等19门公益课程全部免费开放。

授课老师有的是来自培训中心或高校的专业老师,有的是文化艺术专家,如二胡授课老师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讲师申慧磊,古筝授课老师是海南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李慧,织锦制作授课老师是海南省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琼。

开班当天,数百名文艺爱好者免费听课,感受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文化素质水平。这也是市群艺馆开馆后,落实市政府要求,打造“文化会客厅”,面向公众举行的第一次文艺公开课。

市群艺馆创新方式,运用新媒体工作。工作人员张健说,在开班之前,所有课程信息都通过群艺馆微信公众号“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公布并接受市民报名。消息刚在微信上公布,就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报名。每门课程名额全部爆满,让大家感受到群众文化艺术的魅力。

赶着“末班车”才报上名的市民卢音对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有着特殊的情结。在互联网时代,键盘代替了书写,而她却独爱书法。“没去上课之前都是自己在家瞎练,没有章法,又很容易懈怠。”已经参加过成人书法培训班两次课的她说,参加群艺馆公益课程后,有专业的老师从零开始教,耐心地辅导,学员学会了真本事,掌握了方法,进步很快。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经验,大家都学得很开心。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能培养出一项特长,认识了很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收获很大。

市文体局局长陈震旻表示,市群艺馆新馆是继市图书馆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重点项目,是三亚市委、市政府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它的建设规模和综合性多功能,从根本上补齐了市群艺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短板,极大地改善了文化工作的条件,满足了三亚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希望市群艺馆把新馆大楼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办成群众文化活动平台,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办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在挖掘、抢救、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上做出更大成绩;办成青少年艺术培训、辅导平台,培养出更多文化优秀人才;办成文学艺术创作、文化理论研究和展示平台,力争产生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为三亚的文化事业增光添彩。

新馆新目标——

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市群艺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艺术活动,参加培训的学员兴趣很浓,热情很高。市群艺馆副馆长李志云说,4月份已经累计培训近千名学员,5月至8月每周六、日还将陆续开展各艺术门类免费公益课程。

除了公益课程外,市群艺馆还举办了壶容乾坤衡水内画·中国鼻烟壶主题展、培训班合唱指挥知识公益讲座、庆“五一”文艺演出、首届声乐大师班讲座、徐鸿才个人美术作品展、蒙明珠海南黎苗风情摄影展、三亚市“三月三”黎苗风情摄影作品展等活动,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传承人王习三,中国武警文工团国家一级指挥关序,著名歌剧导演、声乐名家王景彬,海南本土摄影名家蒙明珠等艺术家,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满足了市民游客的精神需求。

在新馆三楼,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室、陈列室,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随着新馆迁至这里,继续承担保护和传承三亚“非遗”文化的重任。工作人员彭玉璋自入馆以来,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黎族民间故事、疍歌、苗族盘皇舞、回族传统婚礼、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钻木取火技艺这10项三亚“非遗”项目,彭玉璋烂熟于心。她在市群艺馆的支持和领导下,组织开展“非遗”培训、展演活动,积极传承三亚“非遗”文化。近几年来,三亚“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频频登上各大舞台,见诸各大媒体报端,这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传承工作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市群艺馆持续不断、扎实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如果要评选“三亚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文艺刊物”,那么,《三亚文艺》当之无愧入选。这份由市群艺馆主办、市文体局主管的杂志(属内部期刊),于2010年春季创刊,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39期,是目前三亚市唯一的一份群文类综合性文艺期刊杂志。创刊近7年来,成功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三亚热带滨海浓郁的南国风情和国际旅游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方兴未艾的群众文化热潮。同时,填补了三亚无其他综合性的文艺杂志的空白。负责杂志编辑工作的蔡梦何告诉记者,众多知名作家、当地书画摄影名家纷纷踊跃投稿,为杂志提供了充足的稿源,形成了一支忠实的群众读者队伍;杂志还培养了大批的文艺新人和忠实骨干,从而成为三亚的一个文化窗口,为三亚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三亚市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亚文艺》杂志现已成为颇受广大市民群众欢迎和作者热捧的刊物,成为三亚文化阵地的一个不可缺或的平台。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安排部署,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千方百计破局开路,在财力上加大投入,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在措施上强力保障。三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多完善,群众性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大型文体活动层出不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文学艺术创作空前活跃,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力培育发展的文化产业,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为三亚的旅游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三亚的文化建设呈现一派繁荣发展的新气象,有力地促进了三亚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其中就有市群艺馆的一份力。副市长许振凌在市群艺馆开馆仪式上表示,市群艺馆要管理好、使用好这座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它的综合性多功能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市民游客的“文化会客厅”。

市群艺馆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履行群艺馆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群艺馆的功能作用,认真组织和大力开展各门类的文化工作和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文化为三亚市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水平。广泛开展馆际交流,学习兄弟市县文化馆、群艺馆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为区、村的文化工作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基层的文化发展,与各文化单位、文化社团、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加强沟通和协调,联通联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打造“文化会客厅”,为三亚文化发展与繁荣,扛起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的担当。

(三亚日报 陈吉楚 王叶丽)

标签:三亚市群艺馆;文化会客厅 责任编辑:任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