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走进体验工坊 爱上多彩非遗

2017-04-21来源:中国文化报

 

南岗区文化馆非遗项目活态化体验工坊活动现场

面对非遗传承难的问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在省内率先推出非遗项目活态化体验工坊,用立体化传承方式引导民众走近非遗、认知非遗、感悟非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向社会推出非遗项目活态化体验工坊后,馆员郭微微一直都没闲下来,选择非遗项目、联络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定布展大纲等很多事,都需要她去落实。第七期体验项目“走进桦皮世界”4月下旬将举办的消息一发布,3天内报名者就超过千人,郭微微要从众多报名者中选出40人走进体验工坊。

南岗区文化馆馆长矫捷认为,非遗传承难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区文化馆决定在非遗传承上做文章,为的是让来自群众的非遗重新回归大众。

用什么样的方式既能达到非遗传承又能实现普及?南岗区文化馆经过调研后得出结论:虽然非遗展会很多,但若观众走马观花则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更别谈传承普及。要想扩大非遗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必须让群众近距离接触非遗。

有了这一清晰的目标,南岗区文化馆经过几番讨论后,制定了活态化体验工坊工作方案,规划设计了80多平方米的展厅和与其面积相仿的演示厅,每期活动由展览、讲座、体验和交流四大板块组成。

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2016年10月18日,为期3天的赫哲族鱼皮画体验项目在活态化体验工坊展开。在摆放了200多幅鱼皮画作品的展厅里,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琳向35位学员仔细讲解赫哲族鱼皮画的发展历程。在体验厅,张琳边讲解边传授学员创作鱼皮画的技能。学员按照张琳讲授的创作原理即可进行创作。作品集中展示环节,学员们讨论交流,并由张琳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导。

依托微信平台、文化馆网站、平面媒体及海报等媒介,南岗区文化馆体验工坊首期报名学员就达300多人。随着体验工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报名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比如今年3月25日举办的“心手之间·感受黑陶艺术之美”就吸引上千人报名。与此同时,报名者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前两期还是以老年观众为主,现在则多了不少年轻人,其中包括一些院校师生。据了解,南岗区继红小学每期都会派5位以上的美术老师到区文化馆学习。如今,该校还成立了继艺工作室,在全校开展非遗项目传承。

据南岗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体验工坊每月一期,每期选定一家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根据非遗项目制作难度的不同,设置两三天的体验期;传承人也需按照区文化馆对体验工坊的设计方案全程参与,并详细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截至3月末,南岗区文化馆已举办“教你亲手制作麦秸画”“感受指尖上的艺术”“感受方正剪纸的艺术魅力”“带您走进皮影制作技艺”等6期体验活动,每期培训学员35名至40名,共培训学员230多人。

活态化体验工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传承效果,也吸引不少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主动找到文化馆寻求合作。很多学校甚至对体验工坊加以“复制”,如黑龙江省民族职业学院与南岗区文化馆就在学院内共建体验工坊,普及非遗技艺,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南岗区文体局副局长王天光表示,区文化馆打造的活态化体验工坊在非遗项目和百姓间架起了一座桥,这种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方式让非遗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南岗区文化馆还利用丰富的总分馆资源,依托22家分馆积极打造体验工坊,推荐优秀学员到各社区分馆进行活态传承,使更多群众有了体验机会。截至4月15日,22家分馆已举办62个体验班,超过3000人参与体验。

矫捷说,目前开展的非遗体验活动主要是以手工制作工艺为主,下一步,南岗区文化馆将把音乐和体育项目纳入体验工坊,同时与相关电视台、网站及自媒体展开合作,全程记录体验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爱上多彩非遗,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文/图)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