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成果丰硕

2017-12-18来源:中国文化报

展示行业新气象 开启服务新时代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安徽马鞍山成功举办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开幕式

步入新时代,文化馆行业应该展示怎样的新气象?广大文化馆人应该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投身文化馆事业建设?用怎样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朝着怎样的方向和目标探索文化馆(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11月29日至12月1日,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年会聚焦“繁荣群众文艺, 畅想文化中国梦”,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4500余位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热烈交流。

本届年会由文化部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安徽省文化厅协办,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承办,不仅是公共文化领域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一次文化馆行业盛会,也是全国文化馆系统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的一次重要的全国性活动。年会通过工作论坛、主题论坛、文化艺术博览会和系列群众文化展演活动四大板块内容,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文化馆行业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

办会模式愈加成熟 行业影响显著提升

自2014年举办首届中国文化馆年会以来,经过4年的打造与提升,年会在办会理念和模式上愈加成熟。从去年开始,年会采取了政府指导、协会和地方城市主办、行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会方式,不仅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事业和产业融合,而且极大地突出了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在本届年会中,中国文化馆协会首次主导文化艺术博览会的规划和策展,为文化馆行业展会的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运作积累了经验。承办方还专门为此次年会创作了会歌和会旗,强化了年会的品牌塑造。

相比往年,本届年会在文化馆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874家文化馆、78个文化站、27支群众文艺参演团队和104家参展单位的4500余位代表参加了年会,相比2016年,参会人数增加了1000余人,增长率达22.2%。这些数字反映的不仅仅是本次年会的规模之大、参会人数之多,还体现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馆行业建设的热情,以及文化馆从业人员加强业务探讨和学术交流、主动展示和推广地方经验成果的积极性。

本届年会的号召力不仅体现在到会人数上,据统计,年会期间,有422.8万人通过互联网直播和局域网直播观看了开幕活动、文艺演出、交流活动和主题论坛等内容。中国文化馆协会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几天之间就从2000人增至6000人。27支参演团队在年会期间分赴马鞍山的乡镇(街道)和社区交流演出,惠及当地群众2万人。全行业对年会关注的热度越来越高,年会为主办城市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更加显著。

聚焦事业改革 共谋行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届年会突出文化馆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文化馆行业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举办了1场工作论坛、9场主题论坛、1个工作会议,着力研究新时代推进文化馆事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路径和有效措施。

年会的论坛在呈现方式上更加多元,有公共文化领域专家的主旨报告,有基层文化馆长畅谈工作经验,有各地文化馆(站)同行的互动交流,有优秀文化馆志愿服务项目的现场展示,还有工作研讨、案例介绍、专家点评、视频连线采访……丰富、自由、开放的交流方式,使代表们的讨论更加务实且具针对性。“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不是搞‘翻牌’,得真正从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设立分馆要采取‘举手制’,只有当分馆所提供的服务和水平达到了与总馆相当的要求时才有资格成为分馆……”在“创新实践提升效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主题论坛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系统地阐述了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的核心要点,让正在着手开展总分馆建设工作的代表们有了更加明确的工作思路。今年9月,中宣部、文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文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试点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总结了哪些经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论坛以“经验交流+专家点评”的方式,深入探讨了业界关心的问题。讨论中,与会代表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了改革的决心、明确了工作的方向。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助力行业创新

浏览各论坛的主题可以发现,有4个论坛在题目里提到了“创新”,从中不难看出近年来文化馆业界改革发展的主基调。一系列文化馆行业建设新成果、新举措的展示和推介也让人眼前一亮。年会期间,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开通,成为统筹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惠民工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平台、主阵地;第一部中国文化馆行业蓝皮书《中国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系统梳理了2015年至2016年全国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进展、成就、问题,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第一届全国文化馆优质资源展示交易会亮相博览会,全国25个省区市的196场文艺演出(含整剧、综合演出)、展览展示、艺术培训、特色团队项目汇集在云平台上,初步建立起以年会为平台的全国性、跨省域公共文化产品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机制;在专业研究基础上,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第一次亮相年会,江苏省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等4家单位为代表们展示了他们的特色成果,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文化馆业务形态变革的趋势。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在本届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上,公共文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产品内容贴近实际,充分展示了全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与服务趋势。”在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看来,年会呈现的创新成果和举措创造了中国文化馆服务方式、工作方式的新天地、新气象。“国家公共文化云开辟了新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类型,这些创造不仅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在技术上的提升,而且反映了文化馆领域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上的改变。可以说,这些创新实践对文化馆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全方位的,但同时也对文化馆系统转变服务观念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演反响热烈 延伸效应凸显

年会走过了4年,集“展、播、演、练、讲”为一体的文化馆行业年会模式初步形成。本届年会紧扣“繁荣群众文艺,畅想文化中国梦”主题,一系列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群众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在年会期间陆续展开,不仅为年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让马鞍山当地的群众和文艺团队获得了实惠。

今年,文化部将“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安徽行”纳入年会整体安排,面向参会代表和马鞍山的乡村、学校和社区居民演出。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心声、艺术特色鲜明、传递正能量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受到与会代表和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据统计,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巡演播放量已达到81.3万次,覆盖82.7万人,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文艺创作的交流互鉴。此外,由中国文化馆协会推出的“2017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风采展示”项目和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组织的“2017全国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也分别亮相年会开幕式和论坛。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新风尚、体现地域群众文化特色、具有典型示范和推广意义的群文活动品牌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也为参会的代表们开阔了视野,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本届年会中,由中国文化馆协会舞蹈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繁荣群众文艺, 广场舞普及推广在行动”主题论坛将展演与群文辅导有机结合。由全国23个省区市的38名文化馆舞蹈干部组成的2017中国文化馆年会舞蹈队不仅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快闪舞蹈《欢跃四季》,而且还将对马鞍山基层社区的辅导成果呈现在论坛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年会里,有4个论坛是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直接参与承办的,很大程度提升了论坛的学术性、专业性,对于业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意义,体现了行业协会的“龙头”带动作用。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表示:“中国文化馆年会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影响持续扩大,不仅成为文化馆界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本届年会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进一步发挥文化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积极作用,展示了文化馆行业建设的最新成果,研究了在新时代推进文化馆事业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文化馆人的奋斗热情、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文化馆事业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本届年会而言,它的落幕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它所传达的理念、精神、思路、举措会跟随着每一位参会代表到达全国各地,进一步引领全行业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自律意识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向文化馆更美好的明天迈进。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