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馆协会(新版) > 行业动态

北京密云文化馆:给山里娃带去外面的世界

2015-02-09来源:北京日报

 

无论寒暑,每个周二下午两点,密云县文化馆门口都会停着一辆白色小型面包车。不一会儿,一个年轻小伙子出来,钻进车里,然后朝着密云县西北方向的冯家峪镇驶去。那里,有一群孩子正眼巴巴地盼着他的到来。

小伙子名叫余骏,今年26岁,2012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进入密云县文化馆工作。2014年3月,密云县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为冯家峪镇中心小学开展免费艺术培训课程,他成为了第一批文化志愿者。

100多公里的山路,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车子最终开进了冯家峪镇中心小学。“余老师来了!余老师来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地簇拥过来,犹如过年一般。学校共有200多个孩子,来自镇上10多个自然村,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周一至周五寄宿在学校,周六日回到深山里的家。

“因为接触太少,相比于城市孩子,他们学习舞蹈更有难度,但每个孩子脸上都写满了渴望。”余骏说。每一次授课大约是一个半小时,他不光教孩子们舞蹈,更想以志愿服务为媒介,让他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会用平板电脑给孩子们看动画片,给他们听音乐,他们觉得很新鲜。还有一回带他们到密云县城参加展演,很少出远门的他们兴奋得不得了……”

余骏每次上完课要回城,孩子们都拉着他不让走。他上了车,孩子们还跟着,一直跑到学校大门口,“余老师,余老师”地叫着。“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感动。通过我的一点点付出,能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色彩,同时也能让我自己的内心得到净化、洗礼。”

为冯家峪镇中心小学进行艺术培训,是密云县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2010年启动的“暖心工程”其中一项内容。除此之外,这个项目还开展了针对密云县聋人学校的“关爱残障儿童,文化传递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以学期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为残障儿童开设手工艺、书法、美术、舞蹈、鼓乐等艺术课程。

年近七旬的陈光启是密云县原文联主席,在聋人学校参加文化志愿服务已有三年,每周一次课程,一个人教俩班,为聋人学校里的智障儿童教授山东快书和快板。“智障儿童接受能力差一点,正常孩子教三两次就行了,但对他们就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孩子们兴致挺高的,虽然智力方面有缺陷,但也能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欢乐。”他说。

在陈光启看来,孩子们学的好与坏,不是最重要的,“展示活动时,孩子们都上台表演,兴致勃勃。家长们也都来了,非常感动,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舞台表演节目!我特别欣慰,作为文化志愿者我尽了一份力。”

“关爱残障儿童,文化传递爱心”活动开展至今已逾4年,像陈光启这样的文化志愿者还有很多。

“比如于桂芬,快70岁了,教聋校孩子戏曲舞蹈,与孩子们产生了深厚感情,每次去孩子都叫她奶奶,抱着她亲。”密云县文化馆馆长、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主任宋歆鑫说。还有李淑春,教孩子鼓乐,“自闭症儿童情绪不稳定,学着学着,就拿鼓槌打她的脑袋。身为志愿者,她很理解,也很包容。”

比起平日里教课的不易,志愿者们更欣喜的是,经过培训后,一些残障孩子凭借艺术特长考上了北京第三聋校、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改变了既定的人生轨迹。

同样因为“暖心工程”受益的还有穆家峪新农村小学。2012年,密云县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在那里成立了“七色花艺术团”。“这是一个由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构成的学校,家长忙于打工,没时间也没财力让孩子上艺术班。”宋歆鑫说,“文化志愿者的到来,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声乐、舞蹈、表演、朗诵等艺术课程,给他们带来了欢乐的气氛和新的能量。”如今,学校的空竹班有近百名学生,“这门课程是他们强烈要求的,我们就从社会上寻找文化志愿者来为他们服务。”

在宋歆鑫看来,“暖心工程”犹如一棵大树,不断延伸出“枝干”,也就是子项目,而支撑点就是一支近5000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暖心工程”也带动了密云县各个部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县民政局、县文化志愿者协会给我们划拨了专项资金,我们又把这些资金投入到对弱势群体的艺术教育中,形成良性互动。”(记者 李红艳 实习生 王蓁)

新闻推荐